節氣養生丨北半球 – 小雪丨南半球 – 小滿

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七日是

北半球小雪。包括香港、臺灣、英國、加拿大、美國。

南半球小滿。包括澳洲、紐西蘭。

圖一

圖二

北半球小雪

  1. 小雪,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個節氣。是冬季第二個節氣。
  2. 「小」是小量,「雪」是水汽遇冷的產物,代表寒冷與降水。天已積陰,寒未深而雪未大,故名「小雪」。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、降水漸增,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。
  3. 氣候特徵:氣溫下降、越來越冷、寒流活躍、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、降水量漸增。
  4. 常見病例:清晨寒冷刺激會引起血壓明顯升高,易誘發心梗、腦溢血等疾病的發生。小雪節氣後,天氣時常陰冷晦暗,陽氣潛藏,陰氣漸盛,容易引發或加重抑鬱症。
  5. 養生法則「養腎防寒」,「秋冬養陰」,「無擾乎陽」。

小雪」養生宜忌

圖三

飲食

  1. 溫補:小雪時節,飲食重在「防寒養腎」,可適當進食溫補而相對平和之品,宜溫補性食物有,例如,羊肉、牛肉、雞肉、豬肉等;益腎食品,例如,腰果、黑木耳、黑芝麻、黑豆等。多食一些補血的食物:,例如,桂圓、枸杞、櫻桃、紅肉。為避免血液黏稠,應多食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,例如,山楂、芹菜、紅心蘿蔔等。
  2. 忌寒涼:但相反的寒涼性的蔬果、飲料要少食避免,特別是水份比較多的水果、或是顏色比較淺的綠色蔬菜,大數都偏涼性,例如,瓜類、番茄、白蘿蔔、白菜並不適合食太多。
  3. 慎防內火宜多食「苦」:進補之餘亦要講究平衡,冬季天氣寒冷,人體腸胃內卻容易生熱,加上活動較少及進補過度而「上火」,內熱容易積聚。可適當多食些苦味食物,以解熱去火及清熱潤燥、降血脂,例如,苦瓜、玉米、蕎麥、胡蘿蔔等。

其它宜忌

  1. 顧護陽氣,抵禦外寒:「無擾乎陽,早睡晚起,必待日光」,冬季陽氣潛藏,陰氣漸盛,萬物活動趨向休止,人體受外界寒氣影響,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、心腦血管疾病、及各種關節病症等。這個時節衣服要穿得更暖一些,避免寒氣侵襲。
  2. 曬太陽此外,適當曬太陽有助人體的陽氣升發,有壯陽氣、溫經脈的作用,有助禦寒。
  3. 足浴中國古代名醫〈華陀〉說:「樹枯根先竭,人老腳先衰。」他把人的足部比喻為樹木的根系,樹木的根系可以用來吸收養分,當根系受損,枝葉也會隨之枯萎,當我們保養足部時雖然無法吸收更多營養,卻可以減緩身體機能的衰退。清朝乾隆皇帝的養生要訣裡也非常重視足部,他的足部保養法是「晨起三百步,晚間一盆湯」,這一盆湯指的就是足浴。足浴可以保腳部暖,亦可以促進血液循環。
  4. 充足睡眠小雪節氣要增強體質、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。首先,要保證充足的睡眠。冬季應該早睡晚起,最好不要遲於晚上 11 點休息,如果超過凌晨1點還不休息,人的免疫力下降,加上小雪節氣後氣溫下降明顯,很容易耗傷精血,腎氣虧虛,更易生病。並睡待天亮後再起床,有利於陽氣潛藏,陰精積蓄,預防疾病發生。
  5. 改善環境,調節情緒:小雪之時,人體陽氣處於收藏狀態,陽氣宣發不利,容易使人情緒低落,故在沒有陽光的情況下,儘量使工作環境或家居充滿亮光,有助調節情緒,減輕或消除憂鬱感。多聽節奏輕快的音樂亦有一定幫助。適量的戶外活動、參加娛樂活動,以激起對生活的熱情和嚮往。此時應調節自己的心態,保持樂觀,節喜制怒,與人多溝通交流,舒解心結。
  6. 適度運動防感冒:小雪時節,要持之以恆進行鍛煉,最好選擇在中午較暖時進行,場地宜選擇在空氣新鮮的地方,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。汗泄太多,反易受涼,不但傷陰氣,也易損陽氣。此外,冬季易出現骨關節疾病,運動時應注意對骨關節的保護。
  7. 保持室內通風儘管天氣寒冷,也要適時開窗換氣,保持室內通風,這對小雪養生極有幫助。

穴位

  1. 湧泉穴位於腳板,在第二、三趾趾縫與腳跟連線的前1/3凹陷處。提升腎機能,讓血液可以往足部流動,增加整體循環。用大拇指或食指關節在湧泉穴位置順時針畫圈按壓9次,然後逆時針畫圈按壓9次,休息10秒後再重複上述動作,總共3次。
  2. 命門穴:在脊椎上,肚臍的正後方。調節督脈經氣,達到溫腎陽及促進腰部血液循環的效果。可交替用按壓、揉壓或敲擊的方式來刺激腎俞穴,每日約5分鐘。

圖四

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至十二月七日是

南半球小滿。包括澳洲、紐西蘭。

圖五

半球小滿

  1. :氣溫不斷明顯升高,雨量增加,濕度逐漸上升,開始有一種夏季的悶熱感。
  2. :進入這個節氣該注意熱感冒會比較常見,症狀像是打噴嚏、流鼻水、頭昏、口渴、倦怠,但跟鐘數不一,比較明顯會感受到頭很昏沉。濕熱之氣容易引發各種皮膚問題,例如濕疹、蕁麻疹、香港腳等等。
  3. 清熱化濕,養心健脾為主。

「小滿」養生宜忌

圖六

飲食

  1. 宜清熱祛濕膳食:小滿進入夏季,天氣炎熱,汗出較多,人體消耗增大,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,另一方面雨水也較多,外濕引至內濕,濕熱之氣容易引發各種皮膚問題,如濕疹、蕁麻疹、香港腳等等,如果想減少引發皮膚問題,所以飲食宜清熱利濕、還可以養陰生津作用的食物例如,赤小豆、薏苡仁、綠豆、冬瓜、西瓜、青瓜、節瓜、苦瓜、通菜等。
  2. 忌食膏粱厚味甘肥滋膩、生濕助濕的食物:避免進食過於濃味、油煎、以及肥膩之品,甜食和奶類製品亦不宜食過多。
  3. 忌辛辣刺激食物,避免加重脾胃負擔:另外也需要注意不能食太多辛辣刺激的食物,火鍋、雞肉、煎炸食物也最好少食。而水果方面就,忌食荔枝、龍眼、榴槤。同時,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,因過飽或食過量肥甘厚膩食物,會導致食積腸胃,鬱而化熱。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,避免加重脾胃的負擔。如因飲食不節所引起,可飲用消食茶、麥茶、山楂水等。
  4. 忌冷飲:面對炎熱天氣,往往喜歡飲冷飲消暑降溫,但應該注意冷飲容易損傷脾胃,加上小滿時節濕熱之氣亦更易傷脾,易引起胃腸不適而出現腹痛、腹瀉等腸胃問題更為常見。

其它宜忌

  1. 防風保暖:在中醫角度來看,不論男女,應少著短褲短裙。特別是女性,因為女性獨特的生理結構,更易感寒邪,藏於子宮,寒凝血瘀,易患上婦科疾病。
  2. 忌劇烈運動:小滿時節這種悶熱潮濕的天氣,除了令人感覺不舒暢,濕熱之氣對身體亦會造成實質影響,素體濕熱偏重、體形肥胖者感覺更為明顯。因為劇烈運動會使人大汗淋漓,汗出得太多,不但傷陰也會傷陽;但是汗又不能不出,不出汗的話身體的濕氣會很大。所以第一,一定要出汗,第二,汗出則止。也就是剛剛出汗,就要停止運動,不要等到大汗淋漓的時候再停。同時,要儘量避免在中午11點到下午3點這最炎熱的時間做運動。

穴位

  1. 三陰交穴:「三陰」,指足太陰脾經、足厥陰肝經、足少陰腎經三條陰經(足三陰);「交」,交會。穴當足三陰經交會處,故名「三陰交」。小腿內側,腳內踝尖往上四橫指寬處,脛骨後緣凹陷中。常按摩三陰交穴可調補肝、脾、腎三經氣血,對治療內分泌失調,防治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,效果顯著。懷孕期間禁用此穴。
  2. 解溪穴:「解」,指骨解(骱);「溪」,指凹陷處。穴處足背與小腿交界的橫紋中央凹陷處。兩條肌腱之間凹陷處。按摩解溪穴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頭痛、眩暈、目赤、腹脹、便秘、癲狂、頭面浮腫、下肢痿痹等。

圖七

作者:黃炳鴻 澳洲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圖文創作:雪梨黃師 黃醫館

二零二三年二月二

免責聲明

本網站所提供的資料只供教育和參考之用。並非醫療建議。使用網站內容不構成任何醫患關係。雖然已盡力確保這個網站上資料準確無誤,但並不對該等資料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。 如果用戶正在尋求醫療建議、診斷和治療,他們應該諮詢自己的醫療或保健提供者。對於用本網站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,概不負責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