節氣養生丨北半球 – 秋分丨南半球 – 春分

二零二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至十月八日是

北半球秋分。包括香港、臺灣、英國、加拿大、美國。

南半球春分。包括澳洲、紐西蘭。

圖一

圖二

秋分

  1. 點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,北半球,白晝變短,黑夜變長。南半球是春分,日照時間變長,黑夜時間變短。
  2. :太陽輻射越來越少,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,氣温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。
  3. :中醫認為燥為秋季主氣。空氣中缺乏水分之濡潤,因而出現秋涼而勁急乾燥的氣候。燥性乾澀,燥易傷肺,易傷津液。與風相合形成風燥之邪,感染途徑,多從口鼻而入,侵犯肺衛皮毛、鼻竅等。
  4. 肺潤燥

「秋分」養生宜忌

圖三

飲食

  1. 秋天宜收不宜散:中醫說「秋收冬藏」,「收」是收斂肺氣,潤肺養肺,要少辛多酸。多食一些甘寒汁多味酸的果蔬,例如,梨、柚子、柑橘等水果及蘿蔔、冬瓜、山藥、蓮藕等蔬菜,常食冰糖燉梨、百合燉梨、銀耳蓮子湯、 冰糖燕窩、冬瓜燉鴨等食物,能有效緩解咽干、咳嗽、皮膚粗糙、 大便乾結等「秋燥」癥狀。
  2. 宜新鮮水果和蔬菜,要結合身體需要:如若存在視力問題,如老花眼、眼睛乾澀等,多食橙黃色的水果蔬菜,例如,胡蘿蔔、南瓜、芒果等;若牙齦常出血,多食用獼猴桃、冬棗、大白菜等;健康人群首選當地時令水果蔬菜,同時保證深色蔬菜占所有蔬菜的一半。
  3. 「朝鹽,晚蜜」:多喝水是除「秋燥」解「秋乏」之良方,但只飲白開水,讓人索然無味,最佳方法是「朝鹽,晚蜜」。早上喝點淡鹽水,可以引火歸元、降火利咽,晚上喝點蜜糖水,可以潤燥養陰、 滋養肺臟。這不僅補充水分,也是秋季養生、預防便秘、 抗衰延年的飲食良方。
  4. 四季脾旺不受邪:夏季人們常進冷食,影響脾胃功能下降,因此,進補前要先調理脾胃,茯苓、芡實、山藥、豆角、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。

其它宜忌

  1. 調養精神,放鬆心情:秋風秋雨愁煞人,肺在志為憂,悲憂易傷肺。肺氣虛,則機體對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,易生悲憂情結。此外,秋天萬物枯敗,一片昏黃,也易使人的情緒受到消極影響, 產生「悲秋」情緒。秋日約伴出遊:中國古代民間有重陽節(陰曆九月九日)登高賞景的習俗,也是養收之一法,登高遠眺,可使人心曠神怡,一切憂鬱、 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,是調解精神的良劑。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登山望遠。老年人適合爬行一些山勢平緩、海拔不高的小山,量力而行。有高血壓、心臟病或骨關節炎、骨質嚴重疏鬆等基礎病的老人, 如果想登高,建議坐索道上山。加強日照和光照:加強日照和光照是快樂起來的第一要領,好心情還要睡出來。 睡前半小時應避免腦力和體力勞動,不要帶着思考上床, 避免夜長夢多。
  2. 春困秋乏夏打盹:入秋後,炎夏造成的消耗一時未能完全補償, 不少人感到渾身疲軟無力,疲憊倦怠,睡意連綿,這被稱為「秋乏」 。如果晚上能保證 7~8 小時的睡眠,白天還常打瞌睡,可能是某些疾病「作祟」, 最好去醫院排查腦血管病、心臟病、甲減等疾病。

穴位

  1. 中府穴:「中」是中焦;「府」是聚。手太陰肺經之脈起於中焦,穴為中氣之所聚;此穴又為肺之募,募是臟氣結聚之處。脾、胃、肺合氣於此穴,故名「中府」。位於鎖骨下方之外端,胸大肌之上緣,與鎖骨之間的凹陷處。下方 1 寸處。多按壓雲門穴、中府穴,可以強化淋巴循環,暢通肺腑增元氣,同時改善發炎、火氣、疲勞、倦怠。
  2. 玉堂穴:「玉」為金之屬,指金為肺,穴居心位,為心主之居處,也指心神所居的尊貴處所。「堂」是廳堂,古代常將正房稱作堂,多位於居住建築群的中軸線上,一般為長者所居。本穴物質為膻中穴熱脹上行的熱燥之氣,至本穴後此氣散熱冷縮而為涼性水氣,且為聚集穴內。胸部正中線平第三肋間隙處,當胸骨體中點。秋分時節,氣候乾燥,經常出現胸悶、咳嗽、氣喘的現象,多按壓玉堂穴具有寬胸理氣、止咳利咽的功效,可以治療咳嗽、氣喘、胸痛、嘔吐、胸中滿、不得臥、喘逆上氣、嘔吐煩心等疾病,此皆屬肺疾,故名玉堂 。

圖四

二零二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至十月八日是

南半球春分。包括澳洲、紐西蘭。

圖五

南半球春分

  1. 」是春季,「分」即為「平分」、「一半」的意思。意思是,南北半球晝夜平分,各為十二小時;春分北半球,自這天以後,太陽直射點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,北半球,白晝變長,黑夜變短。南半球是秋分,日照時間變短,黑夜時間變長。
  2. :天氣暖和、雨水充沛、陽光明媚。  
  3. :常常會有流行病的爆發,哮喘、過敏性鼻炎和變態反應性蕁麻疹,上呼吸道感染、支氣管炎、肺炎等。
  4. 是調整陰陽平衡的保健時機。養肝防風寒,補脾

「春分養生宜忌

圖六

飲食

  1. 宜性平膳食: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,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,禁忌偏熱、偏寒、偏升、偏降的飲食誤區,如在烹調魚、蝦、蟹等寒性食物時,其原則必佐以蔥、姜、酒、醋類溫性調料,以防止本菜餚性寒偏涼,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。這時宜多食綠色養肝的蔬菜,例如,綠豆芽、花椰菜、枝豆、高麗菜,富含葉黃素又具有平肝潤燥的菠菜,或是綠花椰菜、毛豆等,整體飲食清淡,最能滋補養肝。春分時要多喝水,食新鮮蔬菜、水果及各種各樣的茶,包括菊花茶、紅茶、綠茶、烏龍茶,這些都能幫助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能力。
  2. 不要食太燥、辛辣、過於進補的食物:從中醫角度而言,春分是人體陰陽平衡的節氣,在飲食方面,應避開太燥熱、辛辣、油炸燒烤,及過於進補的食物,像是薑母鴨、麻油雞、辣子雞、羊肉煲等。

其它宜忌

  1. 防風保暖:春季仍然有些日子是早晚溫差大的,且春天又是以風邪為主的季節,穿衣還是要特別注意防風,保暖,並且加強頭部、耳後,以及頸部保暖。
  2. 防風益肺:春分容易出現風大揚沙、浮塵漫天的現象,乾燥的天氣,空氣中有比較多的煙塵和污染物質,對慢性支氣管炎,哮喘都是很不利的。同時,這樣的空氣質量還會加重心臟病、肺病病情。
  3. 疏肝理氣:作息方面應該要早睡早起,不要做傷害陽氣的事,例如熬夜、生氣動怒等。同時,春天也是屬於養肝的季節,加上肝屬木,木頭燃燒生火,若沒有養好肝就容易上火。陽氣上升,肝火旺,容易出現肝陽上亢,引起焦燥不安、情緒起伏。如果不及時調理,容易出現暴飲暴食,或睡覺之前比較衝動、喜歡食夜宵等等,從而攝取過多的熱量。由於情緒不佳,壓力比較大,也會造成肝氣更加不通暢,肝木克脾胃,造成胃脹腹脹。有些女生這個時候特別愛脹氣,好像一個大肚婆一樣,其實是因為肝氣不舒造成的。
  4. 多運動,健脾祛濕:春分時節濕氣容易在體內積累,導致身體出現頭重頭沉、犯睏、困重、浮腫、昏昏欲睡、胸悶、腹脹及大便溏瀉(大便稀薄)等徵狀。緩解春困不應僅靠多睡,最好多在陽光充足和戶外地方活動,多做深呼吸,給大腦提供新鮮充足的氧氣,使人心情舒暢、精神振奮及消除困倦。
  5. 多做頭部按摩操:適當的頭部按摩具醒腦作用,先將手指合攏,指尖輕輕按在太陽穴上,以順時針方向轉6次,再以逆時針方向轉6次。

穴位

  1. 風池穴:「風」 指入侵人體的風邪。「池」,儲水用窪地,這裡指凹陷處。故名「風池」。本穴位於枕骨下方的兩條大筋之間的明顯凹陷處,是風邪蓄積之所,是治療風證之要穴。按摩風池穴可以消除黑眼圈,眼部減壓,改善頸部僵硬,消除肩膀酸痛,偏頭痛,失眠、落枕,頭痛,眩暈,熱病,傷風感冒等。
  2. 翳風穴:「翳」,用羽毛做的遮蔽之物,原指羽扇,此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的衛外陽氣。「風」,穴內之氣為風行之狀也。穴位於兩側耳垂後凹陷處。經常按壓翳風穴可疏肝理氣、改善失眠、重拾活力、緩解耳鳴並消除臉頰浮腫等,通經活絡,同時預防由「風」引起的疾病,如三叉神經痛、面癱。

圖七

作者:黃炳鴻 澳洲註冊中醫師 撰寫

圖文創作:雪梨黃師 黃醫館

二零二三年二月二

免責聲明

本網站所提供的資料只供教育和參考之用。並非醫療建議。使用網站內容不構成任何醫患關係。雖然已盡力確保這個網站上資料準確無誤,但並不對該等資料的準確性作出任何明示或隱含的保證。 如果用戶正在尋求醫療建議、診斷和治療,他們應該諮詢自己的醫療或保健提供者。對於用本網站資料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或損害,概不負責。

Leave a Comment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You cannot copy content of this page